每天固定的安排(7岁宝):
8:00,起床
8:00——9:00:早饭和早读
9:00——:30:语数外学习和练习,中途休息两次,每次5分钟
:30——3:00:玩和午饭(含洗碗)
3:00——5:00:自由安排看书或者乐高或者电视或者
5:00——8:00:小区户外运动(戴着口罩)
8:00——9:00:晚饭(含洗碗和做一个菜)
9:00——2:00:下棋,画画,讲绘本,洗澡
您好,感谢邀请,我来回答你的问题。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打乱了孩子们的学习节奏。虽然近日的让这个春节期蒙上了一层阴影,但这个期最难得的是,父母可以和孩子在家里共同度过。期间我家两个小孩是这样过的;
一、每天运动一小时。身体是一切的基础,科学搭配饮食,清淡营养。让我们和家人一起设计一些适宜的运动项目。比如踢毽子、仰卧起坐、素质操等活动。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锻炼半小时,通过适量的运动激发快乐情绪,健康每一天。
二、每天阅读一小时。读书可以修身养,可以明理得道,读书使我们思接千载,纵横万里,窥天地之妙,得万物之灵。思想的精髓,文化的血脉,都在读书中绵延不绝,久传于世。父母和孩子可以共读一本书|,制订读书,,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三、和孩子做一顿饭。这个期时间长,又在家不外出,让孩子在厨房里,孩子洗、切、炒、煮、拌、烤,自己动手,来当爸爸妈妈的小助手,既锻炼了孩子动手能力,又体验了劳动的快乐,更培养了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这顿饭也会吃得更香!
四、和孩子一起做家务。家务劳动是让孩子履行家庭义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家长进行教育很好的契机。很多时候家长只是在笼统地要求孩子去做家务,并没有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去做。就以叠衣服为例子,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做,边做边告诉孩子叠衣服的具体步骤都有哪些、如何叠会更整齐、叠好以后放在哪里,这样不仅能孩子增长新的技能,也能让孩子对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家务有更多了解,理解父母的辛苦。
五、和孩子一起做手工。春节期都宅在家里,孩子很少有玩伴,难免会很孤独寂寞,家里的玩具可能也不少,但是玩不多久,孩子就会失去兴趣。每当孩子无所事事的时候,家长不妨说:“来,咱们做点儿手工吧。”让孩子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学习创作手工制作,让孩子手脑并用 这样不但可以促进孩子的智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亲子关系会变得更加和谐!回答完毕!谢谢!
加载中...这么长的期带孩子主要注意两点:一个是作息,一个是习惯培养。我们家俩孩子,老大四岁,老二两岁。老大是按照幼儿园原来的作息时间来的,比如说早上大概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吃完饭上午就是做手工时间,玩上一会橡皮泥或者剪纸或者画画,剩下就是她自己的自由活动时间了,她可以玩积木,也可以读绘本,和妹妹做,也可以看会pad,我们家没电视,下午午睡时间不固定,最晚可能在两点,早了十二点,有时候和妹妹玩嗨了可能就不睡了,没有强求过。妹妹基本上是随她的活动而活动。一开始,两小只不太喜欢玩我们给她设计的亲子,我觉得活动量少,就给她买了个小蹦蹦床,在家跳,增加了活动量。晚上一般就是八点带他们洗刷,然后睡觉,两个孩子小的大概九点之前睡着,大的在九点半左右,因为绘本读的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