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年决赛塞尔比8:4获得冠
经历了32局激战后丁俊晖4-8不敌塞尔比,遗憾无缘本届世锦赛冠,塞尔比继204年后再次夺冠,成为第六位获得过两次以上世锦赛冠的球员。丁俊晖在本次世锦赛上打出了5次单杆过百仅次于皇帝亨德利的6杆,并创造了亚洲人首进决赛等多个历史第一,尽管没能夺冠,虽败犹荣。
206年斯诺克世锦赛,丁俊晖负于塞尔比,塞尔比获得了冠。
在206年斯诺克世锦赛上,各国高手竞争非常激烈,丁俊晖做为非选手,从资格赛出,发挥非常稳定,正赛一路战胜古尔德,特姆鲁普,马克威廉姆斯,半决赛战胜麦克马努斯,闯决赛,而奥沙利文,希金斯等高手都被淘汰,丁俊晖迎来了世锦赛夺冠的最好机会,塞尔比也是发挥极其稳定,决赛,决赛中,丁俊晖失误较多,包袱过重,把握机会能力欠缺,以4比8负于塞尔比,痛失冠,而塞尔比则夺得世锦赛冠。
说到对母球的控制,基本等同于综合能力,因为斯诺克球员,但凡能有知名度的,准度方面都是的,剩下就是心理素质,临场经验了,而这几方面表现出来的都是进攻连续或者防守的严谨。母球控制最好的应该是奥沙利文,希金斯,特鲁姆普(近两年),墨菲,塞尔比,萝卜,丁俊晖,马奎尔。
我认为现役球员中母球控制能力比较强的5个人是:希金斯、奥沙利文、塞尔比、丁俊晖、罗伯逊。(排名不分先后)
之所以这样认为,我们可以从球员的破百杆数来分析。
斯诺克本意是障碍球的意思。
在斯诺克的发展过程中,前期,球员通过防守做斯诺克依靠对手犯规来得分。中期,球员通过靠连续得分赢得比赛。现在,球员通过主动进攻直接一杆致胜来赢得比赛,这极大的提高了比赛的流畅度,也增强了比赛的观赏。这也是现在越来越多人喜欢斯诺克的原因。
能够依靠主动进攻一杆致胜赢得比赛,这就需要球员有足够强的控球能力,才能直接打致超分,甚至于单杆过百。
最强的5个人,我霎时想到希金斯、丁俊晖、奥沙利文、罗伯逊、塞尔比。
这里面没有特鲁姆普,也没有威廉姆斯,因为题目说的是对母球,就是白球的控制。
这里首先说说何谓对白球的控制,我相信数据控一定会拿出一大堆数据来佐证,什么单杆什么破百数,其实没那么复杂,我们在比赛看到的白球通常只是走位,打完一个红球打色球,母球的控制就是之间的手摆位、距离,再配合各种杆法,保持持续进攻的态势。
希金斯继承了传统英式打法,特点是球风凶悍,攻守兼备,体现在球场上稳准狠,作风顽强,对白球的控制数一数二,距离短,化繁为简,通盘考虑,抽丝剥茧,堪称***之作,球风老练,更具备强大的逆转和抗压能力,他对白球的控制朴实无华,简单实用,没有任何花哨,希金斯对球型的大局观掌控最好,所以长盛不衰。
论围球的精细和细腻,丁俊晖自然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果不是职业生涯几次状态的起伏,丁俊晖完全可以达到希金斯的高度,成为新一代的控球***,希金斯当打的时候对白球的控制炉火纯青,丁俊晖显然缺乏一贯的稳定,但他拿捏白球的精确和角度、发力,在他全程专注的时候,比希金斯更好看。
奥沙利文优点太多,对白球的控制仅仅能呈现他天才的一面,他的发力、握杆都迥异于其它球手,以至于他对白球的控制是全方位、大范围的,相当具备表现力,他对白球的控制出神化,经常出人意表,令人拍案叫绝,也只有在奥沙利文这里,白球行走在高山流水和田园风光之间,擦出艺术的火花,成为他四射的表演道具,奥沙利文赋予了母球参与一场***迭起的歌剧般的艺术效果,绕梁三日。
所以如果从观赏的角度,奥沙利文明显比刻板的希金斯和少有的丁俊晖更胜一筹。
罗伯逊和塞尔比自然也是白球控制的高手,特别是近年,罗伯逊除了准,对白球的控制也相当到位,干净利落,经常给人一气呵成的畅***觉,塞尔比即使在状态下滑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掌控局面,他控制下的母球,充满了战术味道,呈现出更强大的防守信号,他能够经常令对手失去对白球的控制,从而掌握场上的主动。
当然,特鲁姆普也是高手,他也是可以不太计较母球落位,而可以随心所欲打完一局球,但他的成功反而不是由于对母球的过度操控,象希金斯和丁俊晖,他放任母球的自由和活泼,不像一个唠叨的母亲总在孩子耳边反复教导,他赋予了母球可以撒野不循规蹈矩的权利,母球因此在他手下有时放诞不羁,他无所谓,也不纠结,母球只是他天才杆下的溜溜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