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年韩国平昌,是韩国举办,盛况空前,韩国投巨大,修建多个体育场馆,比赛精彩激烈,非常圆满,各国运动员也发挥出色,创造了一批好成绩,由短道速滑选手武大靖为中国夺得了本届一块金牌。
韩国为了纪念平昌成功举办,特发行纪念钞一张,面值为2000韩元,折合为0.3742元,现在一张平昌纪念钞已涨至08元。
其实是要做好准备的,这不马上过年了吗,要准备水果糖果等年货,要准备各种吃的喝的,可有得忙呢。不过这跟平昌没有半点关系。鉴于大家都懂的各种原因,这平昌就别太关注了吧。
开幕式 闭幕式 20几万不到30万。别的场馆平均6万元左右(350元左右)。住宿民宿一天200元 宾馆标间300至000元都有。还有周边城市吃住都可以 韩国交通运输发达 交通费便宜。打车比中国一线城市便宜多了。不要担心韩国吃不到肉。韩国国产肉贵 美国 新西兰等国进口的肉非常便宜 跟中国价格差不多。据统计韩国人年平均消费肉比中国多。
嗯那我来说说澳洲那边的情况。澳洲并不是一个特别热爱冰雪运动的国家,此次奖牌获得数为3枚,对的关注有限,所以我就直接说在澳媒看到的评论了。以墨尔本为中心的澳洲媒体《时代报》项目(The age)刊发了一名名叫霍顿(Matt Holden)的评论员的评论,质疑花样滑冰及其他通过评委打分的体育项目,作为竞技体育的公平。作为一个不太擅长冰上运动的国家,作者首先肯定了澳洲运动员Brendan Kerry在男子花样滑冰项目中获得第20名这一突破的进展,也承认澳洲运动员在这一项目中与冠选手的差距。接着文章提到了空中技巧比赛洲选手Did Morris未能进决赛圈的事情,表示这一中存在令人不解。评论员还表示,在此类比赛中,人类的主观评估能够决定谁获得金牌,而其他的竞技体育中心,获胜的标准则更为直观,例如谁跑得更快、进球更多、跳得更高等。虽然标准令人不解,不过这类项目的运动员依然付出了和其他运动员同样多或更多的努力和训练,因此称其为运动可能不如称其为艺术追求。啊至于这篇文章的结语,请大家自行体会:No judge can't put a number on that。不过这类文章在澳媒那儿并不多见,因为更多的媒体都在探讨另一个在中国并不明显的问题,即澳洲给冰雪运动的关注太少了,尽管征战了个项目,然而在澳洲的关注度却与让人熬夜兴奋的夏季奥运会截然不同,所以《先驱太阳报》、澳广等媒体更多地是呼吁自诩“运动之邦”的澳人给冰雪项目更多关注,让澳洲对冰雪项目加大投资。就先说这些吧。希望对提问者有帮助。:-D
今年平昌中国只拿到一枚金牌,
武大靖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拿到500米速滑冠并创造世界记录,没有给裁判判罚的机会。
然而女子接力速滑却受得的判罚,明明到手的亚却被判罚犯规而取消了成绩,那天我坐在电视机前看到教练李琰焦急而又无奈的跟裁判交涉,我只感到了气愤和浓浓的屈辱。
就算 武大靖这一枚金牌韩国也要捣鬼,大家看看这金牌带,是不是很短?
不得不感叹棒子国的小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