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人有个玩笑话:"我们成功让世界人民认为是德国人,而贝多芬是奥地利人"!确实,是出生在奥地利的,再加上奥地利也说德语,所以作为德国和奥地利的共同获得了奥地利人极大的支持。
奥地利在作为第三帝国的一个部分,很容易让人忘记奥地利这个国家的存在,在中,所有的西方都是在第三帝国和盟之间进行的。奥地利作为一个单独实体是不存在,这个也是很容易让人忘记的原因。
意大利不同,意大利在墨索里尼的领导下作为第三帝国的参战,而整个意大利队额战绩实在是一塌糊涂。比如,最有名的一个例子,英国人正在急行准备进攻德国一个团,此时一个意大利团跑过来投降,英国人因为急于行于是拒绝了意大利人的投降,结果意大利队恼羞成怒,率队打败了英,然后再投降英。
法国作为欧洲赫赫有名的,加上前00年还出了拿破仑这么个牛逼哄哄的人物,谁也没有料到法国居然不堪一击。
近日还在嘲笑法国:"如果不是因为美国,现在法国还在说德语"!可见法国战败的这件事是多么让人震惊。
在一二次世界大战中奥地利(奥匈帝国)的表现的确不佳,像是在打酱油,但却是有客观原因的,相比法国的不堪一击和意大利的自不量力,自然是后两者更让人看不起。
下面我们就奥地利(奥匈帝国)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表现分别来说一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就是发生在奥匈帝国的萨拉热窝,奥匈帝国的皇太子斐迪南大公被被塞尔维亚黑手激进民族分子刺,从而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属于同盟国一方,客观地说奥匈帝国打得还是很卖力的,陆和俄国打,跟巴尔干各国打,跟意大利打,海跟意大利、英国打,多线作战,伤亡也很惨重,阵亡了20万士兵,比起德国阵亡70万,阵亡70万,法国阵亡20万,也相差不多。而奥匈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利也存在很大的客观因素,奥匈帝国本身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极其严重,其主要由组成它的2个民族之间商议决定。奥匈帝国有三个不同的:匈牙利、奥地利和一个位于皇帝之下的中央,匈牙利和奥地利各有各的和自己的,皇帝的权力理论上是至高无上的,但实际上是有限的。而奥匈帝国的队组成也十分复杂,由帝国国防、和王家地方防卫、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三部分组成。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看得头都大了?在这种令出多门,决策效率低得吓人的状况下,你能指望奥匈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挥多大的战力呢?
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奥匈帝国也因为失败,内部矛盾彻底爆发,终于解体,为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后再为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后再为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波兰等国家。
至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奥地利更是彻底沦为了德国的小弟,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接着又以保护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德意志为借口,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而当时的英法两国对德国取绥靖政策,慕尼黑会议时,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出席的情况下,强行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了德国,从而进一步助长了的野心,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可以说一二次世界大战,奥地利(奥匈帝国)都是被动卷,也是的受害者,其失败存在很大的客观因素,而意大利和法国不同,其战场表现有着很大的“作死”成分,才会成为世界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