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姝音失金可以分为几点来看:
第一:规则本身有漏洞,跆拳道规则及判定一直问题多多,希望这次中国的申述既使不能改变结果,也能改变规则和判罚。
第二,裁判问题,裁判问题也分主观客观两个方面,客观上场上瞬息万变,靠人眼确实难免疏忽失误;另一方面主观上的倾向甚至舞蔽一直存在。国际跆联再不好好整顿下,早晚要被踢出奥运会。当然引鹰眼或者电脑仲裁可能是一个方向,但体育运动中,所有涉及打分的项目仍存在大量错判漏判。也许未来AI能解决问题。
第三,英国运动员承认利用了规则,这也是应该好好反省的一个问题,也许未必要像她那样利用规则漏洞,但至少吃透规则懂得防范。
吃一堑长一智,希望中国跆拳道队在东京奥运会再创辉煌。也希望郑姝音蝉联奥运冠🏆!
这样的比赛结果是跆拳道的悲哀!但是了解到真实情况后我认为,英国选手配得上冠。没错,我也认为那英国选手赢得很不要脸,但是人家利用的是规则,不是盘外招。你可以说赢得不光彩,但是人家确实赢了。我们不应该哇哇叫什么什么不公平,就是全世界都同情又能咋样?能改变结果吗?高尚的赢最好,但是你明显比别人弱但利用规则赢下比赛,也无可厚非。这次只能说是跆拳道的规则太low了,太不合理。
但是,我们的教练组难道不了解吗?就好比06世界杯,意大利人激怒齐达内搞得齐达内红牌罚下,法国队输了。我就觉得输的不可惜,人家就是那目的,稍微阴险一点,但是无奸不商啊,你上了人家当只能怪自己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以后我们在练好技术的同时,也多去琢磨琢磨规则,比赛时也要去琢磨别人的战术,知道人家的心里到底要的是什么!
总之,任何人都没错,错在教练,临战指导都没摸透规则!
这说明中国在很多体育项目里,真正的话语权不多!中国被黑许多次了!找一下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因为中国是大国,不是!裁判为啥不敢 黑美国?国球老是因为中国,国际乒联多次改规则限制中国,美国的篮球为啥不敢改?
其实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不是愤怒,而是心疼我们的运动员。那些努力拼搏的身影,都是我们的骄傲。我们的国家已经过了要用金牌证明国力的时候,这都是好多的运动员前赴后继努力的结果。每一枚金牌的背后,都有那么多人的努力付出。没得金牌不用自责,你用行动唤起了国人的荣耀感。
先看一则与之有关的高兴的消息,5月9日,奥运会冠赵帅在世界跆拳道锦标赛一天的比赛中,赢得了男子63公斤级金牌。
他对郑姝音在比赛中遇到的问题说法也很有意思,“我今天没给裁判留机会,但是裁判必须公平公正,任何运动员都非常不容易。”
我想重点从裁判和规则的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
对郑姝音比赛的状况,很多人不由会想起短道速滑比赛中,的遭遇。
但两者差别很大。
韩国队太脏了!其动作很多是规则明确不允许的。所以,这是对规则的侵犯,从而导致体育精神的背离。
跆拳道世锦赛的比赛,英国选手的行为则不同,客观来说,是合理的利用规则漏洞。当然,因为可以说是无准备之仗,郑姝音输的还是比较冤枉。
没有奖牌,止步八强。
202年7月27日,在东京奥运会跆拳道女子67公斤以上级/4决赛中,郑姝音以6:4不敌法国选手劳琳。
郑姝音,994年5月日出生于辽宁丹东,中国跆拳道运动员,效力于中国国家跆拳道队。206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跆拳道女子67公斤决赛中问鼎成功,赢得个人首枚奥运金牌。
87CM
郑姝音,994年5月日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中国跆拳道运动员,效力于中国国家跆拳道队。
2009年,郑姝音进国家队。200年,获得墨西哥跆拳道世青赛女子68公斤级冠、青奥运会女子63公斤级冠;20年,在全国跆拳道锦标赛女子73公斤级中折桂;203年,获得第十二届全运会跆拳道女子67公斤以上级冠,成为辽宁跆拳道项目的全运会冠;206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跆拳道女子67公斤决赛中问鼎成功,赢得个人首枚奥运金牌;209年,在跆拳道世界大奖赛日本千叶站女子67公斤级以上级比赛中,击败了英国选手比安卡·沃克登获得冠。
郑姝音的身高很高,估计有78cm。东京200年3月,郑姝音获得墨西哥跆拳道世青赛女子68公斤级冠。8月,郑姝音代表参加首届青年奥运会,一路过关闯将,在决赛中以2:击败墨西哥选手阿科斯塔,从而获得女子63公斤级冠
郑姝音的身高是65厘米。这个信息可以在她的个人资料中找到。她是一位中国女演员,出演过多部电视剧和电影。除了身高,她的个人资料中还包括了其他基本信息,如出生日期出、毕业院校等等。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她的信息,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或社交媒体进行查询。
郑姝音跆拳道比赛遵循的是国际跆拳道联盟(ITF)或世界跆拳道联盟(WTF)制定的规则。这些规则包括比赛场地、装备、得分制度、犯规行为等。在比赛中,选手通过踢、打、摔等动作对手的有效部位来获得得分,同时需要遵守规则,避免犯规行为。郑姝音作为一位优秀的跆拳道选手,需要在比赛中灵活运用技术,同时保持冷静和专注,以取得胜利。
跆拳道比赛规则;
、比赛用三回合制,每个回合3分钟,回合之间休息分钟。属于有直接身体碰撞的激烈项目,运动员比赛时必须穿戴护头、、护裆、护臂和护腿。
以拳的正面、踝关节以下部位进攻对手髋骨以上、锁骨以下被护具保护的躯干部位,以及以两耳为基准的头部和颈部的前面部分。以得分判定名次,得分多者名次列前。按体重分级别进行比赛。
2、跆拳道的基本哲学思想是:练习此项运动者必须修身养,道德教育第一,运动技巧第二。此项运动是严格的礼仪与礼仪的严格的有趣结合。
一方面,跆拳道运动均起源于传统韩国社会的优雅礼仪,面前的对手头部和身体按规定的角度弯下优雅地鞠躬。另一方面,规则要求运动员身上、头上戴护具,并建议在道服内腹股沟、前臂和胫骨上佩带护具并带护齿。
3、竞赛
跆拳道比赛包括两方--“Chung”(蓝)和”Hong”(红),双方以脚踢打对手的头和身体或用拳击打对方的身体而得分。比赛分三个回合,每回合三分钟,两回合之间休息分钟。
选手可通过下述方法获胜:将对方击出场外,得分,使对手被罚分达到3分,或对手被剥夺比赛资格。比赛开始前,裁判分别发出“cha-ryeot”和”kyeong-rye”指令后,双方立正并相互鞠躬,然后裁判喊“Shi-jak”!宣布比赛开始。
在世界跆拳道锦标赛决赛中,沃克顿通过让对手失去比赛资格的方法拿到了冠。而“受害者”是奥运冠选手郑姝音。
沃克顿在场上并没有通脚将郑姝音踢倒,而是不断通过推对手出界的方法不断将郑姝音推出界外。最终超过十次,郑姝音失去比赛资格,沃克顿自动成为冠。
之后沃克顿也主动回应说,再比一次我还会这么干。当然她的举动都是在规则之内的事情,但是想想看这其中也会多少有些猫腻。这都是经过高人指点的结果,确实我们输的有些不服气。
关键我们是在大之后才遇到这样的结果,通过小动作来获得胜利,显然不符合观众的口味。
同时这件事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需要提防那些小动作。起码从技术上已经战胜了对手,当然对于最终的结果是真的是非常非常可惜。当然通过让对手失去比赛资格而自动夺冠的这种行为确实有点不正大光明,对于这种事情也不好评说。吃一堑长一智就好了,我们是吃了哑巴亏了。
郑姝音的金牌被偷走了吗?人们都这么说。
大20:0的郑姝音不断地被她的对手沃克顿推出赛台,而裁判却不停地警告郑姝音直至最终取消其资格,痛失冠的郑姝音都懵了。
这是偷吗?分明是抢啊!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众目睽睽,全球直播着呢!
英国主场观众送给他们的世锦赛三连冠“英雄”的,不是喝彩和掌声,而是震耳欲聋的嘘声,可见公道自在人心。
然而,沃克顿回应这一争议判罚时声称自己没有错,她说这就是她的战术,即便重赛她还是会这么干。
当值裁判回应这一争议判罚了吗?好像没有。
中国已向世界跆拳道联盟提出申诉,但似乎也没有得到回复——裁判的执裁是合乎规则的吗?如果他们的判罚是合规的,这规则是否合理?韩国是跆拳道起源国,他们对英国选手的“推人战术”有没有给个说法?
咱不懂跆拳道规则,不好对此争议判罚下个断语。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郑姝音失去的这枚世锦赛金牌,绝不是被偷走的——要么是抢走的,要么原本就不属于她。
如果因为郑姝音的此次遭遇,使得跆拳道规则变得更科学更合理,那么郑姝音的此番牺牲就是有价值的!
真的无语!这是跆拳道比赛历的一个耻辱判罚!不是说因为郑姝音是中国运动员,我们就觉得可惜觉得气愤,而是因为当时裁判的判罚真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真的是实力不济,我们也认了,可明着偏袒主场运动员,这也太不要face了!
在刚刚结束的跆拳道世锦赛女子73公斤以上级决赛中(举办地在英国),中国选手郑姝音与英国名将沃克顿展开一场较量,郑姝音在形势一片大好的形势下被裁判直接判负,要知道当时比赛场上的可是20-0,郑姝音是的一方。在跆拳道比赛的历,这是第一次出现因为裁判罚分而让一名处在劣势的运动员反败为胜的现象。
在领奖台上,郑姝音难以抑制内心的伤感,她在领奖台上放声大哭,从她的动作里我们能清晰地看出来,她的这一枚金牌丢的是多么的冤。如果按照真正的实力来说,郑姝音那绝对是碾压对手。在前两个回合的较量中郑姝音6-6大,对手没有一次击中她,所得的6分也都是因为扣分所致。
从一个中立角度来说,裁判的判罚确实有问题。诚然,在规则中有这个规定,如果运动员在的情况下,消极比赛会被罚分。但是作为里约奥运会的冠,郑姝音和她的教练团队不可能安排她非常消极地比赛,因为其实力是明显强于对手,而且我们也不会犯下如此低级地错误,自己记不清楚到底被罚了多少分。
不管怎么说,英国选手拿金牌胜之不武。替郑姝音感到遗憾,在我们心里,你永远是最棒的,加油!
小易原创,欢迎交流,谢谢点赞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