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鸡贼”啊😄,杜塞尔多夫世乒赛让了一回,让日本看到希望了才办的!
其实没看到这个问题,我也没有往这个方面想,如此看来,或许真有这个可能。
大家都知道,在往届奥运会的时候是从来没有办过混双比赛的,但是在奥运会之前的两次世界大赛世乒赛。
一个是苏州世乒赛,一个是杜塞尔多夫世乒赛。
苏州世乒赛的混双冠是梁夏银和许昕的跨国组合。
杜塞尔多夫世乒赛的混双冠是日本队的吉村真晴和石川佳纯。
在这两届世乒赛中,没有派出完全是一对都是的组合,反而都派出了跨国组合。
结果在207年的杜塞尔多夫世乒赛的混双决赛中,让日本队拔得头筹。
现在看来,或许可能存在让球的嫌疑吧,因为如果中国乒乓球在世界上一家独大,别人就不跟你玩了。
而杜塞尔多夫,尤其是在混双这个项目上,故意让给了日本队,让日本队看到了在混双上的希望!
日本奥运会乒乓球混双比赛的场外教练是田势邦史。
田势邦史/田势美贵江也是日本历第一对参加世乒赛混合双打的夫妻档。
可能是他和自己老婆有过混双的丰富经验,所以在指导伊藤美诚和水谷隼混双比赛的时候,会比较有心得和经验。
应该啊。本来这是专业比赛,由专业人员参与,失败了不可以指责么?而且他们都是职业选手,什么叫职业就是靠这个挣钱的啊,不仅仅是爱好。打不好不说对不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国家发的工资么?
首先教练问题。马琳你就不能兴奋点,看看日本那边教练站着一里哇啦乱叫。你呢坐着鼓鼓掌,要么就是你也没啥好办法,所以就只能听之任之了?教练如果看不出问题,你也就是一啦啦队员。看出问题也不说话,那就是你格问题,不适合做教练。
说说小刘,发球已经被对方吃透,什么转与不转,经常被对方直接抢攻。相持中规中矩,有些失分在小刘,主要原因是前一板的问题。
许昕,输球的主要责任在他,首先不太适应伊藤的发球,接伊藤发球容易被对方后一板抢攻得手落被动。中远台拉球已经被对方研究透了,看着动作特酷特使劲,回到台上又高又飘又不转被对手一拍快速顶回来,小刘很难接住。基本上许昕被顶了几次就没什么信心了,不敢拉了。
场上情绪技战术控制,整体太差,但我想是的确也想不明白该怎么调整。力量速度感觉都顶不住对方,落点控制对方脚步也挺灵活。自己的暴拉,对方也不怕。无奈看看教练,教练也没招。也就只能凑合打完了。
但对于职业选手和教练。从战术准备上还是不够充分的。应该有足够多的预案。中途遇到困难可以及时变化尝试。从这点看马琳是没有的。能看出问题估计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但能解决问题才是一个好教练,明显马琳还是不行,再练练吧
应该理看待胜负。但是,我们也应该反思用人问题。放着优秀的年轻人不用,选择年纪大,状态差,心理素质有前科的老人,这就为失利埋下了隐患。不是我马后炮,我早就有预感,所以,昨天晚上不敢看直播,怕心脏承受不了。从兵败,到日本奥运失利,这是刘诗雯的宿命。
如果教练和队员都尽了努力,当然不应该指责。但问题是国乒本来可以做的更好,比如昕雯在奥运会前的热身赛中频频输球,说明他们已不是国乒的最强组合,昕雯在2:0后明显背上了想赢怕输的包祔,没有完全放开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