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时间其实不是一个确定的时间点,而是一个时间范围,被形象地称作“发射窗口”。发射窗口宽度因“星”而异,近地轨道卫星一般为日窗口,每天都会有;月球探测器为月窗口,每月都有,但只有那么几天。而有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等地外天体交会需求的探测器则为年窗口,那就是一年甚至几年才能遇到一次了。如美国“旅行者”号探测器这样的太阳系大范围飞跃探测器的发射窗口为数十年、甚至百年一遇。
发射窗口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一般来讲,有效载荷的轨道总可以用半长轴、偏心率、轨道倾角、升交点赤经、近地点幅角、真近点角和星箭分离时刻来确定或描述,其中发射窗口对于升交点赤经、星箭分离时刻两个因素影响,是设计师调整轨道面空间指向的重要手段。
虽然听起来很复杂,但是,我们还是能够找到一些确定发射窗口的因素。
的发射时间一般被称为“发射窗口”,这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进行发射的时间点。发射窗口的时间通常由多种因素决定,包括地球和的位置、天气条件和任务要求等。因此,每次发射前都需要仔细计算和安排发射窗口,以确保程度地提高发射成功率。一般来说,发射窗口通常只有几分钟到几小时,因此必须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准确发射,否则将会耽误整个任务的进度。
对自身来讲,什么时间发射并没有特殊要求,除非遇到台风、雷电等恶劣天气。
真正对发射时间有要求的是搭载的航天器。
发射时间其实不是一个确定的时间点,而是一个时间范围,也称“发射窗口”。其发射窗口有宽有窄,宽的以天计算,甚至以年计算,窄的以小时和分秒计算。
以探测火星为例,最有利于探测的发射窗口大约26个月才会出现一次,必须在地球与火星处在一个有利的相对位置时才能发射,这样才能让探测器进一条“捷径”。若错过这个发射窗口,探测器所耗费的能量会大大增加。
以发射载人飞船为例,在发射前,要考虑飞船太阳能电池帆板受到充足阳光照射。载人飞船上的电源主要来自安装在飞船两侧的太阳能电池帆板,发射时机必须保证太阳电池帆板展开时,飞船正好在地球受到太阳照射的一面。同时,还要保证飞船在整个运行期间尽可能地受到垂直阳光的照射。
、0年4月24日,中国使用长征一号(LM-)运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长征一号是在两级中远程上再加一个第固体所组成,全长29.86m,起飞总重8.57t,起飞推力为040kN。
2、984年长征三号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
3、990年我国用长征三号运载将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卫星送地球同步轨道。
4、2005年0月2至7日,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第一次将我国两名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同时送上太空。0月2日9时零分零秒,发射神六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点火。
5、202年6月6日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乘长征二号F遥九,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