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比赛中他罚球7次,这不是偶然,因为在上次对阵国王的比赛中他也获得了5次罚球。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他冲击篮筐的能力更强了,而且很多时候都有收获,这就是英格拉姆成长的表现。
以前的英格拉姆,也喜欢突破上篮得分,但很多时候都会被对方给拦下来,尤其是在进行身体之后,会失去平衡,完不成舒服的投篮出手。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英格拉姆的身体协调能力更好,对投篮的把握更好,身体也更强壮,的力量也更好了。这是为英格拉姆冲击篮筐提供了有效的基础保障。
为什么能够获得这么多罚球?
其原因之一是他的球权丰富。下半场比赛没打,更多是由英格拉姆来完成终结的,所以他的机会非常多,出手也就相对多一些。
原因之二是他敢于投篮,尤其是强投。不仅能够强投,而且还投出了的气质,就是在强投的情况下,能够有收获,要么是能够投进,要么就能够造犯规。这就是英格拉姆为什么获得这么多罚球的原因。
英格拉姆现在越打越舒服,越打越有自信,如果这样下去,在,球哥和隆多的之下,他将会成为湖人的下一个杜兰特,一个得分机器!我很看好他!
谢邀。
昨天,NBA的季前赛上演一场大战,对阵的双方是洛杉矶湖人队和金州勇士队,这可是季前赛里少有的引人关注的比赛,因为是对阵勇士队的巨头们。
在赛前,宣布复出,而勇士队的汤普森和伊戈达拉也复出了,双方要在拉斯好好地打一场球。不过其实并没有出战太长时间,他在半场结束之后就把机会留给了队中的年轻人们。
被寄予厚望的布兰登-英格拉姆抓住了机会,在本场比赛里表现出色。他出场了26分钟,3投5中轰下26分和5个篮板。值得一提的是,英格拉姆在比赛中的罚球是7罚5中,光看这个罚球出手的次数就能知道,英格拉姆在这一场比赛中的侵略极强,对勇士队造成了很大的伤。
比赛中,后卫拉简-隆多在外线接到球,此时英格拉姆无球空切,从右侧往赛场的中间位置横移。隆多眼疾手快,一个简单的击地传球就找到了英格拉姆,后者顶着克莱-汤普森的防守,完成了一记高难度的后仰跳投,这令很是满意。
接下来轮到英格拉姆自己持球,他在突破时的力量还是有所欠缺,埋头顶着勇士队中锋乔丹-贝尔,硬是进不去内线,不得不在中距离位置停球。此时英格拉姆的手都跟库里搅在一起了,但没影响自己的投篮。英格拉姆拔起直接投篮,身高优势就是能解决问题!
本场比赛里,杜兰特迎来了自己勇士队生涯的6犯离场,这其中少不了英格拉姆的冲击。湖人队不能只靠一个人打球,像英格拉姆这样的年轻人的成长还是非常关键的。
新赛季的到来,虽然只是季前赛,湖人和勇士的比赛却引众瞩目,因为今夏湖人有的到来,和连续4年的在总决赛与相遇的老对手勇士,最终湖人以23比3取胜勇士
纵观比赛全局虽然只是季前赛可是打出了常规赛的味道,双方不管是防守和进攻都打出了侵略和效率,而我们今天就来谈一谈湖人队的英格拉姆在这一场的表现,先来看一看数据; 25分钟的出场时间内,3投5中,罚球7中5,下了26分5个篮板和次助攻.
其中最亮眼的莫过7次的罚球了,很明显莺歌在休赛期加强了自己的身体训练和冲击篮筐,上一个赛季莺歌并不是这种疯狂造成伤的打法,而是过多的中投,打法过于单一,而这一次比赛就证明了他休赛期没有白练,打出了自己的风格与节奏,进步肉眼可见。在下场的情况下在第三节,单节5投3中,罚球2中,下了8分,提前宣布帮球队拿下比赛,这样的表现真的会让湖人管理层欣慰,也不愧是湖人二当家。
7中5的罚球也确实可怕,这种没有哪个球队会轻易对其出手犯规,还有一个数据体现不出来的优秀表现就是莺歌这赛季敢投敢打真的是很有的气质,即使面对杜兰特也毫不示弱,倒是杜兰特犯规6次提前下场,在的带领下和休赛季的疯狂训练莺歌成长起来了,相信到来常规赛和季后赛会让我们看到一个更的英格拉姆,湖人未来可期。
英格拉姆单场7记罚球的表现在我的预料之中,这属于非常正常现象。
6~7赛季,莺歌的场均得分只有9.4分,而到了7~8赛季,他的场均得分直接暴涨到6.分,除了上场时间小幅度增加的原因外(从28.8分钟到33.5分钟),很大一部分因素来自于莺歌加强了自身攻框的侵略。上赛季,莺歌每36分钟造罚球数达到了5.个,比上上赛季多了.7个,在所有小前锋里可以排到第5位,之前的4位分别是德罗赞(7.4个)、巴特勒(7.个)、杜兰特(6.3个)以及(6.3个)。光从这一点上来讲,莺歌的小半只脚就已经踏进了小前锋的行列。而与此同时,莺歌的罚球也有明显幅度的增长,从第一年的62.%提升到了第二年的68.%,进步非常显著,投篮功底日趋扎实。
另外一点,莺歌每36分钟在篮下的攻框频率亦有增加,上上赛季是3.0次,上赛季是5.2次,同位置可以排到第4,仅次于(8.0次)、TJ沃伦(6.8次)以及约什-(6.0)次。篮下突击频率的高低能直接反映出一名球员的运动能力,从这里我们也确实可以见证莺歌惊人的运动天赋。
但莺歌的问题,至少从现阶段来讲,也是非常突出的。他在大量增加自己篮下出手、频率造犯规搏罚球的情况下,并没有增加自己外线三分球的投射频率,上赛季,每36分钟只出手.9次,甚至比上上赛季还少了.次。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莺歌的篮下侵略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牺牲自己三分球的基础之上的,而从零和博弈的角度看,莺歌所谓的“优化投篮分布”其实是存在水分的(类似于拆东墙补西墙)。于是,我们看到了--即便是攻框如此凶猛的英格拉姆(罚球+67.3%的篮下终结效率),最终的真实(TS%)也只是停留在53.6%,仅仅是联盟的平均水准。
当然,不管如何,莺歌现在有如此强势的篮下进攻,至少可以为他保证每场比赛的保底输出。新赛季,在的身边,莺歌扮演一名合格的第二持球手还是绰绰有余的。